一区二区高清在线观看,欧美视频日韩专区午夜,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,午夜精品不卡电影在线观看

這座石橋不簡單!位列古代四大石橋之一,以“三絕”著稱于世

在今天的福建泉州,有一座多孔石橋,名為洛陽橋,有近千年的歷史了。明明是建在福建,為什么卻叫洛陽橋呢?今天,咱們就來聊聊這座橋的故事。

一、洛陽橋的得名

洛陽橋,又稱“萬安橋”,位于今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(qū)東北郊10公里處。北宋

皇祐

年間由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橋,

嘉祐

四年(1059年)竣工,歷時近4年,是我國著名的巨型海港梁式多孔大石橋,開創(chuàng)了在海港建設大石橋的先河。

洛陽橋(今福建泉州)

洛陽橋初建時全橋長834米,寬7米,有500個石雕護欄、28只石獅子、9座石塔,46個橋墩,47個橋孔。全都是由花崗巖筑成,鋪設橋面的石板長10米,寬1米,重達10000公斤,是福建省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之一。茅以升稱贊其為“福建橋梁中的狀元”,與趙州橋、盧溝橋、潮州廣濟橋并稱為“我國古代四大名橋”。

洛陽橋應該在河南洛陽,那么此橋為何取名“洛陽橋”呢?據有關資料記載,很早之前,泉州一帶居住著越族人。唐朝初年,社會動蕩不安,戰(zhàn)爭時常發(fā)生,不少中原人南遷。河南、河水和洛水一帶的人多遷到泉州及閩南一帶,這些南遷的人民帶來了中原先進的技術和經驗,引導當地人們發(fā)展生產。當他們來到泉州時,看到這里的山川地勢很像古都洛陽,就把這個地方也取名“洛陽”。

二、洛陽橋與泉州

洛陽橋地處泉州城東北洛陽江口,是福建與廣東北上的交通要道,也是廈門、福州往來的必經之地,是東南沿海的通衢之地?,F在仍是廈門、泉州、莆田、福州往來的必經之地。在修橋之前,人們一直靠以渡船往來江上。但是春夏季節(jié),雨水上漲,加上海水漲潮,搭渡翻船而葬身江中者,難以計數。

宋代,泉州成為當時最重要的海港之一,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。泉州港商賈云集,店鋪林立,是重要的貨物集散地。經濟的發(fā)展對當地的交通條件也提出了嚴峻的考驗。為了適應人們的生活和經濟的需求,順應海外貿易迅速發(fā)展的趨勢,在泉州知府蔡襄的號召下,當地商民集資1400萬兩白銀興建了這座跨海大橋,實現“長虹臥波人爭越,閩海四洲變通途”的愿望。

洛陽橋畔的蔡襄像

洛陽橋的建造過程異常艱苦,主要是因為洛陽江在連江接海之處,深受海水侵蝕之苦,橋基必須特別堅固,防止海潮侵蝕。洛陽橋對世界橋梁科學技術的發(fā)展主要做出了三大貢獻。

第一,造橋工匠們創(chuàng)造了一種新型橋基——筏形基礎。

筏形橋基是指人們先沿著橋的中軸線拋入江中大量石塊,然后延伸出一定寬度,形成一條

連結

江底的矮石堤,再在上面建造船形墩。這種橋墩被認為是橋梁建筑史上的重大突破。洛陽橋的橋基寬度約25米,長度500余米。

第二,當地人民發(fā)明了種牡蠣加固橋基的辦法。

開始拋下去的巨石非常散亂,連接度差,石塊間空隙不一,在這樣的橋基上建橋必然不穩(wěn)固。牡蠣是在當地比較常見的海產軟體貝殼,具有固著性,它的殼可以附生在巖礁或者其它的牡蠣殼上,繁殖能力很強。以牡蠣固基就是利用牡蠣的這種迅速繁殖的特性,把原來松散的石堤膠結成牢固的整體,防止基石被潮水沖走。這種以牡蠣加固橋基的辦法,是世界上率先將生物學運用于橋梁建筑的先例。此外,為了有效保護橋基和橋墩,禁止人們采食橋下牡蠣。

牡蠣居然還有這種作用?

第三,洛陽橋創(chuàng)造了我國建橋史上浮運架橋法的

紀錄

。

浮運架橋法也就是當時的人們采用“激浪漲舟,浮運架梁”的方法,利用潮汐的漲落,把一條條重達數噸的大石板架在橋面上,既減輕人力負擔,又方便石料的運輸,大大加快了工程的進度。運用這樣的方法,最終一座“跨海長虹”建成了。

洛陽橋建成后,蔡襄下令沿途栽松植樹。這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,又可遮掩道路,使過往商旅在炎月酷暑之時,免受驕陽暴曬之苦。蔡襄在千年前已經注意保持生態(tài)平衡,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,為民造福,其遠見卓識令人贊嘆不已。

三、洛陽橋的“三絕”

洛陽橋建成后,人們給它總結了三個絕妙的特點,稱為“三絕”:一是工程艱苦浩大,歷時7年之久,跨江接海;二是《萬安橋記》簡潔,全文僅153字,由蔡襄本人親自完成;三是碑石、碑字精雕。洛陽橋的橋面,有500根欄桿石柱,并用28只雕琢精致的石獅子作為裝飾。據傳說,這些數字代表500個橋工和28個技師。這些精美的石雕藝術品生動展現了古代“石雕之都”惠安的特有風韻。

夕陽下的洛陽橋

洛陽橋在沒有現代化動力裝備的基礎上,利用人力和借助自然力而建成,是我國最早的海港大石橋,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,在我國橋梁發(fā)展史上寫下了精彩的篇章。洛陽橋修建至今,歷時900余年,根據文獻記載,先后修理和重建共16次,大修不過3次。為了紀念的蔡襄功績,當地人民特意修建了蔡襄祠。

泉州蔡襄祠

學者吳生石評價蔡襄:“他的功績,主要不在于史書、傳說中所稱道的施工技術難題的解決,而是他順應了當時海外貿易迅速發(fā)展的趨勢,順應了泉州港迅速發(fā)展的趨勢,利用了作為泉州地方長官的權威,支持、推動了洛陽橋的建造?!?/p>

洛陽橋的建成,使洛陽江天塹變通途,對泉州的南北交流和海外交通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,大大加快了泉州經濟的發(fā)展,尤其是對外貿易的發(fā)展。同時還為南宋時期泉州出現的大規(guī)模建橋工程提供了豐富的經驗。

參考文獻:

1、《橋梁史話》編寫組編:《橋梁史話》,上??茖W技術出版社1979年版。

2、吳聲石:《蔡襄與洛陽橋》,載《莆田高等??茖W校學報》2001年第2期。

3、董莉莉、陳樹淑著:《周流天下——中國傳統(tǒng)交通文化》,山東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。

(作者:浩然文史·還君明珠博士)

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(chuàng)作品,未經授權禁止轉載!

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互聯(lián)網,如有侵權,煩請聯(lián)系作者刪除,謝謝!

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,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!您的點贊、轉發(fā)、評論,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!

Hash:d43e50fd6d2f5b311cfa57e0b69ddb07867ac667

聲明:此文由 三毛笑二毛 分享發(fā)布,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(lián)系我們 kefu@qqx.com

监利县| 安多县| 申扎县| 青川县| 乌拉特前旗| 巴楚县| 龙口市| 始兴县| 三穗县| 金门县| 太白县| 晋中市| 玉田县| 峨边| 板桥市| 江都市| 西和县| 图们市| 右玉县| 天柱县| 东至县| 高碑店市| 安泽县| 云阳县| 静海县| 柘城县| 合水县| 江源县| 合江县| 香港| 平顶山市| 家居| 遂昌县| 四会市| 永善县| 卢龙县| 浑源县| 宜春市| 虞城县| 集贤县| 花垣县|